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縣情縣況 > 經濟

                                      通往共同富裕的星沙大“道”

                                      發布日期:2022-07-13     來源:星沙時報

                                      2021年長沙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0781元,位居中西部第一


                                      近日,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研究咨詢機構中郡研究所發布了2021年全國縣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100名縣市名單。2021年長沙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0781元,為中西部第一,較上一監測年上升一位。

                                      治理之道,富民為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新時期縣域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和基本指標,也是協調區域發展、縣域發展和城鄉發展的參照坐標。

                                      近年來,長沙縣將提升農村居民收入水平作為推進共同富裕先行區建設的重要目標,成立促進共同富裕領導小組,出臺了《長沙縣創建共同富裕先行區行動方案》,聚焦7大行動、30項具體任務,推動農村居民收入不斷攀升。數據顯示,2021年長沙縣城鄉居民收入比僅1.4,居全國縣域前列。

                                      大“道”基礎

                                      做大共同富裕蛋糕

                                      高質量發展是長沙縣持續推動共同富裕的鑰匙,為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產業實力在轉型升級中不斷增強。據統計,今年1—6月,長沙縣規模工業產值增長10.1%。新增規上企業50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達9家、省級99家。引進項目58個,總投資497.2億元,產業投資、工業投資分別增長16.5%、15.5%,產業發展潛力再度釋放。

                                      開放能級在改革創新中顯著提升。1—6月,全縣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超90億美元,約占全市的三分之一。自貿區“113+X”項制度試點深入推進,產業園區畝均效益改革、探索融資租賃服務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集成業務模式等13項改革有序進行。

                                      科創水平在聚勢發展中再攀新高。5月10日,長沙縣、長沙經開區發布“1+1+N”人才新政,擬投入15億,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今年來,全縣規上工業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5.95%,高新技術企業數達790家,完成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651家。

                                      大“道”關鍵

                                      縮小均衡發展差距

                                      共同富裕是整體的富裕,不應有城鄉之別、村居之分。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長沙縣堅持把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兩件事情辦好,普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縮小城鄉和區域發展差距。

                                      今年一季度,長沙縣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6.7%,高于全縣GDP增速0.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6.8%,高于全縣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6個百分點。

                                      在助企紓困方面,長沙縣持續優化政策供給,打出一系列助企紓困“組合拳”。在疫情防控與經濟下行雙重壓力下,長沙縣市場主體數量實現逆勢增長。截至目前,全縣市場主體比三年前增加了近5萬戶,商事登記主體凈增量增幅連續7年保持在10%以上。

                                      縮小區域和城鄉發展差距,要打造更加公平均等、便利可及的基礎設施,推動城鄉品質提檔升級。

                                      深度融入長株潭一體化發展。黃花機場T3航站樓項目正式開工,機場大道(S210)南延線輔道竣工通車,萬家麗北路安沙連接線加速啟動。

                                      城市風貌有機更新。目前,長龍站、金茂公園站等城市驛站建成投用,完成特立路、東八路等4條道路提質改造,33個既有小區品質提升、38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0個“綠色社區”創建穩步推進。

                                      美麗鄉村更有“顏值”。今年來,已投資2.3億元啟動160個美麗宜居村莊項目建設。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實現“村村覆蓋”,全縣5.84萬處小微水體全部納入河長制責任體系,創建了14處市級小微水體管護示范片區。

                                      大“道”延伸

                                      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共同富裕,說到底是要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

                                      公共服務提升居民幸福指數。建設高水平健康星沙,持續推進縣人民醫院建設、中醫院創二甲配套、精神病院整體搬遷等項目,率先全省實施重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建成12家養老服務中心,獲評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全省“五化民政”建設示范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全省最高。建設高水平教育強縣,深入實施“五好”教育工程,首次實現跨學段跨鎮街建立本土教育集團。2022年長沙縣本科上線率達77.8%。

                                      既要物質富裕,也要精神富有。2021年,全縣文化場館服務總人次達870萬。15個標準化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提質改造、3個文旅融合示范點建設穩步推進。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讓高質量綠色發展同樣成為共同富裕的靚麗底色。今年上半年長沙縣空氣質量優良率達89.1%,主要河湖國省控、市控斷面水質達標率100%。2021年10月,長沙縣編制《長沙縣碳達峰示范縣建設方案》,提出《長沙縣碳達峰示范縣重點實施項目清單》,“1+1+N+4”政策體系全面形成。

                                      今年5月22日,長沙縣發布湖南首個縣域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成果,2020年度GEP總值為1643.67億元。GDP與GEP之比為1.1,說明長沙縣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生態系統也得到了較好的保護,既創造了“金山銀山”的價值,又保留了綠水青山的“顏值”。

                                      共同富裕,久久為功。長沙縣將進一步圍繞“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奮力實施“強省會”戰略,不斷拓展新空間、發展新產業、爭創新優勢,加快實現群體共富、城鄉共富、區域共富、物質精神共富,朝著率先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區目標奮勇向前。

                                      ◎星沙時報記者 彭元璟

                                      信息來源:星沙時報??責編:丁昕雅??審核:黃聰




                                      相關附件下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99爱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